铁路科普
首页 > 社会教育 > 铁路科普
铁博云播放:“火车来了”之“蒸汽机车的故事“(第十六期)
发布日期:2020-05-15




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来自中国铁道博物馆的张璐。今天,我给大家带来铁博云播放:“火车来了”之“蒸汽机车的故事”。
说起火车,人们便想起那在前进中喷云吐雾、伴着铿锵有力节奏的蒸汽机车。蒸汽机车是蒸汽机在交通工具上运用的最好范例,是工业时代最具有代表性的产物。1814年,从英国的乔治·史蒂芬森发明的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试运行成功开始,铁路大幅度提高了人类的生产力,加速了世界社会经济的发展。
蒸汽机是靠蒸汽的膨胀作用来做功的,蒸汽机车的工作原理也不例外。当司炉把煤投入炉膛内,煤在燃烧过程中,转换成热能,把机车锅炉中的水加热、汽化,形成400℃以上的过热蒸汽,再进入蒸汽机膨胀作功,推动汽机活塞做往复运动,活塞通过连杆、摇杆,将往复直线运动变为轮转圆周运动,带动机车动轮旋转,从而牵引列车前进。蒸汽机车必须具备锅炉、汽机、走行部和煤水车四个基本部分。
1952年,从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制造出了中国第一台“解放”型蒸汽机车开始,其后,四方、大连、唐山、大同等机车车辆厂陆续生产了近万台蒸汽机车。尽管世界上有多种型号的蒸汽机车,但是中国生产的“解放”“建设”“前进”型,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蒸汽机车的标准配置是司机、副司机和司炉。司机是组长,把控机车运行,副司机和司炉轮流协助司机瞭望,负责给锅炉烧水、供汽、确保机车前进。“彻底瞭望、确认信号、手比眼看、高声呼唤”是蒸汽机车上全体人员的工作职责。
蒸汽机车上最辛苦的当属司炉,一个包乘组乘务下来,司炉要用铁锹往蒸汽机车炉膛里投5、6吨煤炭。司炉工作不仅靠体力,还有技术含量。用铁锹往炉膛里投煤时,要迅速准确、散布均匀、呈“簸箕形”火床。为此,全路各机务段都建有多个练功场,其中就有用砖砌成的、供练习投煤的蒸汽机车“炉膛”,大小与蒸汽机车炉膛一致。“炉门”口堆着沙子代替煤炭,备有一把铁锹,供退乘休班的司炉们训练使用。
蒸汽机车一度成为中国铁路运输的主要牵引动力,也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虽然蒸汽机车构造简单、成本低廉、坚固耐用,但由于蒸汽机车运用热效率低,加上污染环境严重,日运行里程短等,因此,逐渐被热效率高的内燃机车、电力机车所取代。中国也于1988年底停止蒸汽机车生产。2005年12月9日,我国最后一台蒸汽机车在内蒙古集通铁路线上退役,这也是蒸汽机车在我国退出干线运营。
如今,虽然已进入了“高铁时代”,在中国铁道博物馆里,仍珍藏着在中国铁路线上运营过的各种型号蒸汽机车。
欢迎您来中国铁道博物馆参观。站在这些巨大的蒸汽机车旁,仍可以感受到当年它那雷霆万钧、风驰电掣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