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教育
首页 > 社会教育 > 科普教育

铁博云播放:“火车来了”之“工科进士印”(第十九期)

 
 
 
 
 

    1905年,实行了10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清政府废除。然而,科举思想的余绪却远未根除,于是诞生了以考试的方式作为对留学生的录用政策,也就是所谓科名奖励制度。具体的做法是对留学生进行考试,依据成绩给予进士、举人、拔贡等出身,名目包括工科进士、文科进士、格致科举人,甚至还有牙科举人。1905年清政府举行了第一次归国留学生考试,十四人考中,分别按考试成绩授予进士、举人等出身,分配了翰林院检讨、内阁中书、知县等官职。此后1905年至1911年,学部先后举办七届归国留学毕业生奖励科名出身考试,共授予1399名进士、举人出身。
    而对于这之前早已归国的留学生,清政府还采取了一种访问荐举游学毕业生的办法,以示嘉奖。1908年,清政府决定免试授予那些早期归国留学生功名,授予标准是游学专门在十年以外,如习路矿,必于工程办有成效者,习制造机器,必能发明新理制造新器者,习文学必译著诸书,阐通精理,有裨学术者,如无其人,任缺毋滥。根据这一标准,各省督抚向朝廷推荐候选人,由专人进行考核,考核后分两等,按照所学科目,分别赐予某科进士、 某科举人出身。经过反复审核,1910年确定了19名回国留学生免试获得出身奖励。这一年距詹天佑成功修筑京张铁路不久,此路的成功使詹天佑名闻中外,绝对满足如习路矿,必于工程办有成效者这一条件,而作为1881年回国的留学生,詹天佑也符合回国十年以上的标准,因此,詹天佑被授予了工科进士第一。

    现藏于詹天佑纪念馆的清政府授予詹天佑工科进士时的札文和詹天佑工科进士印章就真实地记录了这一历史。札文谓19名入选者中列一等之詹天佑著赏给工科进士,严复著赏给文科进士……”,也就是说詹天佑是工科进士第一,严复是文科进士第一。这份札文中还有很多其他我们熟悉的名字,如辜汤生(即辜鸿铭,名列文科进士第二)、吴仰曾(第一批留美幼童之一,曾办理开平矿务兼办京张铁路煤矿)、邝荣光(第一批留美幼童之一,著名采矿工程师、地质学家)。
    詹天佑的工科进士印章为清政府颁赐,由宣统纪年特赐工科进士第一章和詹天佑印章组成,系寿山石雕刻,印纽为双螭龙,螭龙首首相对,造型生动,前为朱文篆刻,后为白文篆刻。该印章为1962年青龙桥詹天佑陈列室成立时詹天佑的嫡孙詹同济捐赠的,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1910年,清王朝已经快走向末路了,这次中西合璧地授予这些留学生功名,自然有笼络表彰之意,然而从中也透露出了詹天佑在京张铁路建设上所做出的卓越贡献。事实上, 对于做官,詹天佑有着独到见解,他有一句广为传颂的名言:我们留学外国获得了一些知识技能,要做一点事贡献国家。如要做官,就不能做事;想做事,万不可做官。而且做惯官 的人一旦没有官做,精神便会十分痛苦。但官不可不做,又不可无。在现在中国里,没有经过朝廷给予你一官职,就没有地位,没有人把重要的事给你做。做官对于詹天佑来说,只是他的手段,而绝非他的目标。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做官是詹天佑引进西学做实事以谋求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也可以说是他无奈的选择。詹天佑能从现实主义出发,通过这种折中方式实现自己的理想。既保持了一个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性,又没有与统治者完全对立,这种妥协恰好表现了他立足现实、奋斗自强的一面,堪称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